湘南地区是指位于湖南南部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合计34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7153平方公里,总人口1797万,地区生产总值3269亿元,总人口和经济分别站全省的26%和21%。从地缘而言,湘南是典型的梯级过渡地带,毗邻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
湘南的郴州市是湖南通粤达海的“南大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湖南人认识到,必须向广东学习,尽快实现由封闭式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才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1988年2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永州、郴州、衡阳三市作为湖南省改革开放试验区,建立一个过渡地带,实行一些类似于广东的政策。1988年5月11日,国务院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湘南开发的请示》,同意将大湘南的永州、郴州、衡阳三市作为由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又称“弹性地区”,并实行一些过渡政策和灵活措施。
近20年来,为促进湘南地区的发展,湖南相继实施了“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放开南北两口”、“一点一线”等战略措施,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把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作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工业用地、建设规划、环保审批、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口岸通关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湘南地区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开发开放的热土效应明显。国家对湘南地区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和支持,湘南三市均被批准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城市,衡阳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郴州市被列为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设立了郴州出口加工区和郴州公路口岸,具备了口岸城市的基本功能。湘南地区近年引进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出口拉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和项目,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区位交通凸显,南接珠三角城市群,东南达福建海西城市带,西通桂黔滇及东盟自由贸易区,北连长株潭城市群,是沿海经济向内陆辐射的第一接纳区域,京广、洛湛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京港澳、二广、道贺高速、炎汝高速,106、107、207国道等南北交通干线;湘黔、湘桂铁路,泉南、厦蓉、衡临、衡大、衡炎、衡邵高速公路及322国道等东西交通干线,在区域内穿错交汇,枢纽地位突出。
资源禀赋深厚。坐拥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仅郴州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就有110多种,钨、铋、微晶石墨、萤石等重要战略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衡阳的钠长石储量居亚洲之首,永州的稀土、锰与水能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位。另外,硼砂为华南独有,岩盐居华南之冠。
产业平台高筑。湘南地区现有产业基础较好,有色金属采选冶及深加工、装备制造、盐卤氟化工、煤炭采掘、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服饰鞋帽加工、食品医药等产业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动脉的交通运输网络,以铁路、公路口岸为主的现代物流窗口,以及具有较好基础的各级各类园区,为承接粤港澳等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湖南对湘南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把湘南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能源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提高湘南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湘南打造成拉动湖南经济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