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管理规范,是我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发酵”的一个生动写照。在我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直157个单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突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整风精神,始终聚焦“四风”,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说立行、即知即改,有力遏制了“四风”突出问题,推动了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和干群关系的明显改善,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对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民调结果显示,98.9%的干部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情况评价 “满意”和“基本满意”。
活动中,省委常委会开门整改,充分吸纳民意,在全省先后进行了3次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共征求到“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1511条。在此基础上,梳理列出问题清单,逐项研究整改措施,形成了省委常委班子整改落实方案,并在省内主要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参加第一批活动的各省直单位根据省委的要求,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历经数次讨论修改完善,形成了各自的整改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和公示,让群众监督和评判。
上级做给下级看,领导带着大家改。活动一开始,省委常委会就提出并落实严格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全面清理办公用房等10条具体整改措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带头腾退省人大常委会、省军区为他准备的办公室,省委常委和其他省级领导全部及时清退办公用房,省委常委和省政府副省长原配备用于下乡的越野车统一上交,每人只保留一台工作用车。在省委的督促和带头示范下,各单位一把手认真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主持制订整改落实方案,注重发挥表率作用,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高位推进的良好态势。
为力求在有限的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取得改进作风的最大实效,省委把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开展了整治文山会海等7个方面的34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并逐项制订专门整治方案,逐一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一项一项整改落实。从整改“成绩单”来看,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显著,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3年,全省性会议次数由上年的382次减少到255次,下降33.2%,省本级和省直部门原有的274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精简为60项,精简率为79%;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省直、市州、县市区系统项目入网率达100%,全省网上办件达559.7万余件,同比增长350%,群众和企业办事比以前方便、快捷;
——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省出台《湖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公务接待标准,从接待范围、接待单位、接待审批、迎送陪同、食宿安排、出行要求、警卫安全、接待清单制作、接待经费预算和管理、接待设施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全省公务接待宴请消费,同比减少30%以上;
——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问题得到全面整改:全省共清理处置违规配备公务用车5100多辆,其中省直机关单位清理纠正违规超标车辆1632辆,取消3824台“湘O”公务用车号牌,全省清理腾退超标办公用房87万平方米,其中省级领导干部清理腾退1555.44平方米;
——“三公”经费开支过大问题得到根本扭转:2013年,省直机关“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全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得到有效惩处: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省重点对征地拆迁、涉农、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8个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其中,省卫生厅等六部门统一行动,自2013年12月26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4个月的“医疗整治风暴”,对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医药购销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医疗秩序混乱与非法行医、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等5大顽疾集中查处。
目前,围绕我省34项专项整治任务制订的整改方案中,已有85.6%任务已整改,13.9%的任务正在整改,仅有0.5%的任务未开始整改。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的整改方案中,已有75.7%的任务已整改,24.1%的任务正在整改,仅有0.2%的任务未开始整改。
此外,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各单位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扎实抓好制度的废、改、立,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省级层面从密切联系群众、规范权力运行、厉行勤俭节约、整治文山会海、干部监督管理、规范选人用人等方面,重点建立完善42项制度。各活动单位注重搞好配套衔接,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效力传递到“末梢神经”,使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为刹住“四风”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