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
方案提出,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承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同时,不再保留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单设的食品安全办。
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衔接,明确责任,方案提出,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
方案的说明指出,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切实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
■权威解读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变“九龙治水”为统一监管
食品药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过去,人们通常用“九龙治水”形容食品药品监管现状,由于管的部门太多,出了问题也不知道该找谁。
“改革后,实现了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以牛奶为例,第一个环节是农业部对牛奶源头上要把握好,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后,就由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来监管,最后由卫生部门进行评估。评估后将信息反馈给上述两个部门,由他们来进行改进,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无缝隙的监管流程。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
使食品监管做到无缝对接
“将来食品安全具体就归两个部门管,一个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有一个是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代表说,现在部门职能交叉,容易出现一看好事都争、一看事不好都躲的情况,而问题往往就出在这种“缝隙”上,要真正做到无缝连接。
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谢红代表说,这次把食品安全集中管理,明确责任,对老百姓是件大好事。
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评价说,这一机构改革让老百姓看出了政府下大力气解决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大部门制不是一合了之,关键是要责权统一,有效转变职能,加强监管,才能让百姓看到希望。”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
应尽快推进监管形成合力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昨天说,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巨大进步。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高度关注,“这次机构改革也是回应民生诉求的一次相应改革。”
陈啸宏说,此前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老体制,弊端很多,重复建设,很多部门都在管,但具体事件发生时,又不知道该谁管。
针对这种状况,“把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进一个部门,这是中央、国务院下了大决心的。”陈啸宏说,他看好并积极支持这一方案,相关部门应尽快推进监管形成合力。
我国何时能够建立起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务实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陈啸宏坦言,困难一定会很大。“中国这么大,难事这么多,而且还难预料,机构改革后食品安全就能保证不再出问题。但我们一定要积极实践。”
陈啸宏介绍说,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已经明确,将把过去归属于质检、工商部门在食品生产和流通流域安全监管的行政司局和技术职能部门,一并划入国家食药总局。“我觉得部门精简是一定的,以前重复建设的硬件,必须整合;但人员是减少还是将来要增加,要看整合后的监管队伍现状决定。”陈啸宏认为,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很多技术力量,过去是薄弱的。
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
■改革背景
当前,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提出更高要求。现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既有重复监管,又有监管“盲点”,不利于责任落实。药品监督管理能力也需要加强。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有必要推进有关机构和职责整合,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北京落点
市卫生局设
食品安全标准处
整合加强地域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晨报讯 (首席记者 崔红)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去年,北京市医管局成立后,市政府层面已经在考虑将一直由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担负的餐饮环境食品安全职责,划入药监局。
此外,北京市卫生局不久前增设了食品安全标准处。方来英说,这个处室将着重开展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整合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