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闻网长沙12月23日电 题:山重水复辟新径
——大浏高速科技创新走笔
作者 吴德胜
大浏高速以逶迤大围山为幕,傍九曲浏阳河延伸,可谓在山重水复中前行。由于地形、地质复杂,建设者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挑战,大浏高速决策者们的创新理念应运而生,一些新课题、新技术、新方法也因势而出,为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南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新理念优化设计方案
大浏高速公路途径第四纪冰川地质,工程建设艰难。大浏公司充分发挥员工年纪轻、学历高、观念新、思维活跃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搭建科技平台,扎实推进各项课题,攻关克难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新超越。
根据原设计,全长83.753公里的大浏高速公路共有桥梁67座(不含天桥)、隧道9座,桥隧总长35.3公里,占总里程的42%。工程还未动工,大浏高速就成立了由经理黄斌领衔的优化设计方案课题小组,并聘请了两位国内权威专家作为课题组的技术带头人。本着尊敬科学、尊重实际、有利于投资控制的理念和原则,课题小组在确保质量、安全、环境等前提下,会同原设计单位多次实地考察,研究桥改路、隧改路等优化方案。为了鼓励创新,公司设立了优化设计案奖,鼓励参建单位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优化设计方案。第三标段原本承担了叶家垄隧道的修建。在进行施工前的勘察时,他们发现其山体属风化花岗岩层,不利于开挖隧道,提出绕道改路的设想。课题小组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向公司提出了隧道改路基的建议。课题小组经过论证,认为此方案不仅可比原计划节约投资两千多万元,建设工期还可提前三个月,于是向公司建议采用了这个方案。在课题小组不懈努力下,整个工程共减少桥梁5座、隧道1座,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1.5亿元。
大浏高速公路穿越大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途径长沙市民饮水基地,生态环保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大浏公司联合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开展以公路景观融合设计技术,噪音防治、污水集中处理技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等内容的“旅游公路环保及景观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课题”的探讨,针对项目施工前、中、后期以及环保验收等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和计划,切实减轻环境污染。
新技术破解施工难题
打造湖南高速的精品形象,对大浏高速建设者来说,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次技术水平的提升。大浏高速人秉精细,举创新,重科技,大力创造和应用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大大提升了大浏高速建设的科技含量。
在大浏公司办公楼的监控室里,记者看到,内部联网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监控一体化系统”正在及时更新着来自各个施工标段的现场监控数据,多达几十项参数。一旦哪个地方的数据超出规定范围,相关(监管)人员的手机上就会收到短信报警提示。从监视屏上还看到,在大浏高速公路路面摊铺现场,两台大型沥青混凝材料转运车正在铺设沥青。这是湖南省首次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这种新设备和电脑监控的新技术,工作人员介绍,这样拌料均匀,能防止路面沥青离析,可以细节化地保障路面的施工质量。
桥面空心板梁预制时,如何提高刚度和张力,增加其耐久性,是预制质量的关键。在大浏公司标准化的预制场里,一项改变以往人工张拉桥梁预应力的先进技术——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全面投入使用。这项由一台计算机控制两台或多台千斤顶同时、同步对称实现“多顶张拉”的新技术,不受人为环境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实时跟踪、智能控制、自动纠错、数据同步等优点,张拉效果最高延伸量误差在控制范围内,使桥梁预应力的质量安全有了百分之百的保障。
当智能技术在大浏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之后,大浏公司又联合相关单位研发了大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通过该技术,浆液在循环回路内能排净管道内的空气及杂质,保证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技术所要求的浆液质量、压力大小、稳压时间等重要指标的约束下完成压浆过程,实现动态持压,确保压浆饱满和密实。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预应力钢绞线的锈蚀,大大提高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并有效降低了桥梁的后期养护与维修成本。
砼自动喷淋及蒸汽养生系统的采用也给大浏高速的建设带来方便。以往梁板预制的养生主要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也不均匀,达不到养生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大浏公司引入了这个系统。该系统的喷淋系统从供水到工作完毕,实行的是全过程全自动控制,喷出的水雾均匀,养护效果极佳,可达到全天候、全方位、全湿润的“三全”养护质量标准。它的采用,不仅保住了工程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材料新设备夯实基础
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常常依赖于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运用。敢为人先的大浏人大胆运用新材料、新设备,对推进高速公路的内实外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浏高速公路第十四合同段预制拌和场,引进的钢筋笼滚焊机特别受建设者青睐。这台钢筋笼滚焊机,一改传统手工作业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弱项指标的弊端,采用预设参数、机械作业,一次焊接成型,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质量稳定可靠、占用场地小等特点。根据施工要求,钢筋笼的主筋通过人工穿过固定旋转盘相应模板圆孔,至移动旋转盘的相应孔中进行固定,把盘筋(绕筋)端头先焊接在一根主筋上,然后通过固定旋转盘及移动旋转盘把绕筋缠绕在主筋上(移动盘是一边旋转一边后移),同时进行焊接,从而形成产品钢筋笼。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加工质量及效率,也降低了加工成本。此举在湖南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尚属首例。
大浏公司还探索性地使用YTHG钢波纹管涵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涵。这种钢波纹管涵的使用,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也减少了工后运营与养护成本,深受各方欢迎。
新工艺应用一举多赢
路桥建设工序多,工艺复杂。大浏高速的建设者们在建设实践中大胆更新传统工艺,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实行桥墩“无支架施工”。按照传统的方法建设桥墩,是先架好支架,再一层一层把钢筋水泥浇成桥墩。但在大浏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所有的桥墩都采用“无支架施工”,即用三条拉索从桥墩模板顶端牵至地面,替代支架,起到固定作用。拆掉支架的发起人之一是大浏公司第一监理处副处长陈果,他通过自己在俞家桥工地的首次实践深切感受到无支架施工的优势明显。他说,桥墩“无支架施工”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节省资金百分之一。而全面推广的最好理由,还是质量过得硬。经专家测算,“无支架施工”的误差值仅为3毫米,比允许的10公分误差提高了许多,工程质量自然就要过硬许多了。
利用溜槽移运渣土。这一工艺就是对陡坡路段桩基础的弃渣,特别是大桥建设中的废弃渣土,采用钢板溜槽集中运出。大浏高速公路全线有特大桥1座,大桥48座,鉴于传统的建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破坏太大,大浏公司提出了“让桥长出来”的施工方法,要求各施工单位桥梁施工区,合理规划便道,妥善处理弃渣。同时,他们采用集中排水和导管引水的新方法,减少施工用水和环境的污染。
变废弃土为宝。处理弃土是道路施工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般的作法是临时征地用作弃土场,但大浏高速公路没有这样做。他们将本来要运走的弃土,一车车拉到碎石场,经过加工后,将它们变成夯实路基、清淤换填、加固道路的优质材料。公司副经理曾宪营对此作出评价:这种废物利用方法,既减少了临时用地,又节约了成本,最重要是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路基清表土。路基开挖时设置环保绿线,红线与开挖线之间的原有绿地、隧道开挖线以外及互通区的三角地带尽量不进行清表,以保留原有的植被,同时集中保存路基清表覆土。对边坡顶局部区域的地表植被则尽量予以保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表原生态的破坏。
防护与自然协调。大浏高速全线的防护工程采取边坡放缓成弧形的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边坡处理的人工痕迹,路堑边坡形式选取灵活自然,沿工点结合边坡岩土的自然属性来选择边坡形状,土质路基采用流线形边坡,岩边坡则采用直形边坡。
这些全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采用,不仅让大浏高速异彩纷呈,还为全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