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4月15日央视曝光四川酒企用添加剂勾兑白酒后,白酒板块再遇剧烈冲击。昨日,该板块除贵州茅台微涨0.24%,其他个股全线下跌。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当天晚上曝光的这些酒企已经被监管部门控制,并查出有违规添加、无证生产的问题。”昨日下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宋书玉对《金证券》记者称。他同时指出,目前A股上市公司大多使用粮食酿造的传统工艺法,但食用酒精使用行业标准的出炉迫在眉睫。
白酒公司再中招
4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不明不白的白酒”为题,报道了部分小酒厂酒精酒标注问题、香精香料容易产生塑化剂等问题。报道中,有酒厂调酒师演示了食用酒精勾兑过程,该调酒师还表示,勾兑酒在出厂时的包装上也不会标明加入了香精香料等添加剂,这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
利空袭来,A股白酒上市公司再度中招。昨日早盘板块全线飘绿,虽午后略有回升,二三线白酒仍然跌幅靠前。
“当天晚上曝光的这些酒企已经被监管部门控制,并查出有违规添加、无证生产等问题。”昨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宋书玉对《金证券》记者表示,此举损坏了消费者利益和行业形象,协会也支持媒体曝光。
不过,宋书玉忍不住要为酒精勾兑法正名,“消费者不要谈‘精’色变。”据了解,国标GB/T20822-2007规定,白酒酿造分三种类型: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混合法。简单地说,固态法是由粮食酿造的;但采用液态法和固液混合法生产的白酒中,都有“食用酒精”的成分。
他介绍,大多数用食用酒精调配的酒也是安全的。首先,现在的酒精也是玉米生产的,只是其酿造工艺与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不一样。用食用酒精调配白酒味道可以保持稳定性,不会四季不一样。 “由于酒精勾兑成本低,售价相对便宜,也能满足更多消费群体的需要。”宋书玉称。
巨头独善其身?
至于行业内酒精勾兑的比例,宋书玉对《金证券》坦承,低端酒采用这种工艺居多,很多只是在局部市场上卖,所以行业没有掌握具体的数字。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9年行业内部的一次新工艺白酒研讨会上,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高工在会上指出,当时采用食用酒精生产的新工艺白酒达到70%。《金证券》记者接触的上市公司董秘也曾透露,“目前全国液态法酒精勾兑的白酒占比达到70-80%之间,因此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嚷白酒产能过剩,但这只是结构性过剩,传统的以粮食固态发酵的白酒产能并不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
采访中,宋书玉特别强调,“除了极少量的低端白酒,大型白酒上市公司基本不会使用食用酒精和添加物,都必须用纯粹原生态的酒,来互相调配。”
这不禁让人联想,去年8月22日,古井贡酒发布2012年中报,其中提到公司上半年斥资4551.49万元从关联方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购买了酒精,折算约为6596吨。事后,古井贡酒发布澄清公告称,“古井贡酒及年份原浆系列均按照古井贡酒传统工艺纯粮固态发酵生产,均未添加食用酒精等任何外来发酵物质;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公司部分低端产品采用固液法生产。”
酒精酿酒标准千呼万唤
实际上,白酒酒精勾兑并非秘密,投资者质疑的是,“酒企采用何种生产工艺,为何不能在包装上写明?”
对此,宋书玉解释,“这几年来,协会下属的骨干企业都会在包装上做明显的标注。”比如,企业会标明是采用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法生产。如果是采用后两种工艺,在原料上进一步说明是食品用香料或者具体物质名称。 但从市场情况来看,该规定并未落至实处。放眼目前琳琅满目的白酒,包装上“原料”一栏绝大多数为水和各种粮食。消费者也反映,超市里也就十元一瓶的红星二锅头标明用了酒精。这显然与行业高达七成的酒精勾兑比例相悖。
有业内人士向《金证券》实言相告,“消费者很难接受酒精酿酒的事实,法律上也未有明确的标注规定。加上即使酒精勾兑,也有很多种方法,包装上要说清比较困难。”
宋书玉透露,此前协会已经在联合酒企制定食用酒精使用的行业标准,比如目前标注的术语太过专业,正在研究更能为消费者一目了然的说明语。
“是勾兑还是酿造,单凭感官判断肯定不行。行业内一直在研究检测的技术手段,今年肯定会加快进度。包括大家争议比较多的年份酒问题,也会通过准入门槛、认证标准、技术手段等组合拳来解决。”宋书玉对《金证券》表示。
(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