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2日电(阚枫)2013年开年的这两个月,挥之不去的雾霾,无疑成为民众对于“美丽中国”的头号担忧。两个月来中国多部门已接连出招探索“治霾”之路,然而,相较于不断升级的“排放门槛”,一些专家呼吁,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药方”更在于环保标准的严格落实和有效监管。
雾霾大考 :多部门连出“治霾药方”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周,北京再次被断断续续的雾霾天气所侵扰。在社会再度聚焦大气污染话题之际,环保部近日公布了《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也被媒体称为“中国首次出台的防治PM2.5科学、系统、权威的‘药方’”。
其实,从今年1月开始,当厚重的雾霾轮番笼罩中国之际,从中国高层领导到街头巷尾普通民众,围绕“治霾药方”的争论,持续不断。
根据媒体统计,今年1月底2月初陆续举行的各地“两会”上,近八成的地方“两会”对雾霾现象及本省份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予以了高度关注,“治霾方案”也成了各地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中央层面,1月,工信部承诺今年从六大方面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高重点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推动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
针对长期以来社会对于“油品致霾”诟病,2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国四”柴油、“国五”汽、柴油标准的时间表,这让长期难以突破的车油不配问题看到了曙光。
而进入新年以来,“治霾”似乎成了环保部门的主要工作,在此次环保部公布治霾的“技术药方”之际,2月1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宣布对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重点控制区内的火电、钢铁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及燃煤工业锅炉项目,实施特别排放限值。这也被一些专家解读为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内“最严”的产业政策。
治霾“希望”:落实政策 严格监管
“要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今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这句话对中国的治霾之路提出要求。然而,从地方到中央,一系列“权威药方”和“最严政策“出台之后,中国的治霾之路能够看到“希望”吗?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较之于不断提升到“标准”,中国治霾真正“希望”取决于政策标准的落实程度。
“我们不缺治污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条款,如果能把这些执行到位,现在污染物就会大降。”在长期从事大气环境研究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看来,雾霾治理更重要的“药方”是“如何将各项环保指标切实落实,有效监管”。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周珂也表示,执法不到位、民众自觉守法意识薄弱等原因均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种种问题,“如果现有法律执行到位,大气污染肯定控制得比较好”。
对于城市大气污染,严控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了各大城市治理PM2.5的一项重点工程,在这份《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草案中,环保部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全国车用燃油的清洁化水平,降低硫等有害物质含量,为实施更加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
王跃思表示,关注油品标准的提升,关注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提升,这都是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但是执法不严,监管缺位导致再严厉的标准也是形同虚设。
“我们应该查一查,有多少油品真正达到已有标准,现有的尾气净化技术有多少车能够验收合格。”王跃思称,一些部门中,环保统计数据和实际环境监测数据之间出现了偏差,就在说明政策执行和监管中的“水分”。
其实,此次环保部出台这部防治PM2.5的“技术政策”草案,其中就注明了该政策系供参照采用的“指导性和说明性文件”,这也让公众产生政策执行会遭遇“缩水”的担忧。
全民“共振” :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因为关系到每个人,2013年初,袭击中国的雾霾天气,让空气质量话题在中国社会中引起共振。但是环境保护并不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药方”就能彻底解决问题,治理雾霾也需形成“全民共振”。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根据环保部的监测,全国74个城市中,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为4.7。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也建议,公众应形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习惯。“抵制城市露天烧烤,实行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结构,减少焚烧香烛、祭品,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尽管餐饮业油烟排污在空气污染物中占比较小,短时间的烟花爆竹燃放也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加剧空气污染的生活方式我们要注意控制。”王跃思表示,应对雾霾,治理工业排放是重点,对于普通人来说,治霾之路应该从点滴的生活方式做起。
今年春节,北京地区的居民的普遍感受是“今年过年窗外的鞭炮声变少了”。根据统计,北京烟花爆竹累计销售量同比减少43.5%,鞭炮碎屑同比减少40%。同样的情况还在中国很多大城市出现,民众对于“空气有毒”的抱怨正渐渐变为从自己做起的环保自觉。
2011年的初冬,接连袭击北京雾霾天气让“PM2.5”走进中国普通民众的视野,一年多来,中国人对大气灰霾、PM2.5也从陌生到了解。
有分析称,从高层决心到民众自觉,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步伐也在雾霾的催促中明显加快,然而,对于“治霾”这个关乎每一个人的大工程,公众期待不仅是“步伐加快”,更是“步伐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