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7月21日电 题:郴州架起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脊梁” 借势发展开放型经济
记者 刘柱
“郴”字独属湖南省郴州市,篆体“郴”是会意字,由林、邑二字组成,意谓“林中之城”。
旧时郴州是南蛮之地,高山峻岭,路窄坡陡,没有大的河泊,交通不便,卫生条件差,自有“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民谣。
现今,郴州从国务院确立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到湖南“放开南北两口”战略,到推进湘南开发开放赋予郴州先行先试政策,再到获批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郴州早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知名商企们“垂涎三尺”之地。
7月上旬,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印尼、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的20家世界华媒高层,在实地采访郴州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湖南的“南大门”、开放的郴州不仅招来了客商、留住了客商、富盈了客商,更重要的是带动了郴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让民众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
他们还叹曰:一个汉字造就的一座城市,如今已经架起了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硬“脊梁”,又借势开启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起点。
先行先试 抢抓机遇
古邑逢春花似锦,郴江新意无重数。近年来,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授予郴州“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湖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和支持以郴州为重点的大湘南开发,出台了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政策,将郴州市郴资桂一体化区域设为省级“两型社会”建设示范点,为郴州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郴州市广泛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大胆进行政策创新。为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政策,郴州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快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基础设施、人才劳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全力推进与“珠三角”和海外的市场融通、资源互补和产业承接,提升了郴州参与区域竞争的优势。
“机遇稍纵即逝,失不再来。郴州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机遇,以更积极的姿态捕捉机遇,以更有效的方式用好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一谈起“机遇”二字,就有说不完的话。
向力力认为,目前郴州正处在爬坡上坎与跨越赶超的紧要关口,尽管具有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然而“稍有松劲则会急转直下”,要想实现“湘南率先、省际领先、湖南争先”,必须一鼓作气,抢抓机遇。
“力争政策率先在郴州落地、经验率先在郴州创造、成效率先在郴州体现。”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如是说。
健全承接平台 构筑新优势
“思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瞿海表示,要保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在全省的排头兵位置,就要全面构筑“开放崛起、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据介绍,郴州已建立起了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大通关大物流平台,郴州海关开关、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郴州公路口岸对外开放、郴州铁路物流中心暨铁海联运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郴州正在打造“无水港”城市;建成的、出租价格低廉的准标厂房提供租赁,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月1100万平方米,已吸引转移企业1200多家进驻。
同时,郴州功能齐全的融资平台,浦发、光大等外埠银行纷纷抢滩郴州,地方融资平台健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能为客商提供高效快捷的资金融通服务。
目前,郴州全市现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0个省级工业园区、2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和一批特色工业小区,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53.4平方公里,开发面积占园区规划面积的47.6%。
郴州全市产业加速向园区集聚,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中,创新能力加速在园区集成,园区的工业集中度达到41%以上,近六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在园区。
郴州功能性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郴州会展中心是湖南省明确的承接产业转移会展中心,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届时将举办“湘南承接产业转移会展活动”,展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果和优势。
郴州“无水港”建设取得突破。4月25日,郴州市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四方签署?《郴州内陆港建设及铁海联运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共建“无水港”。目前,郴州成为全省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力推“四千工程”
据介绍,郴州先后引进了台达电子、华磊光电、高斯贝尔、铂朗电梯、中国五矿、中化集团等一批央企和战略投资者,实施了台达电子二期工程和新田岭等矿区资源整合、华信有色10万吨铅锌冶炼、氟化工等一批资源精深加工项目。
今年2月28日,全球照明行业的领先者之一、世界500强企业飞利浦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郴州市政府签署半导体照明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郴州引进的第一家境外世界500强生产制造型企业。
郴州市委市政府编制和出台了《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确立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承接重点,建设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构建“一廊一圈”(即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走廊,环郴资桂、郴永宜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圈)的发展格局。
为此,郴州全市产业已从资源型、原材料型向加工型、精深型、循环型、外向型、服务型转变。加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城市经济开始发力。
同时,为助推郴州起飞,当地政府正在加速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四千工程”:从2012年起,用3年时间,再新建成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企业突破1000家,引进内外资金1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把郴永宜、郴资桂大十字架区域率先建成全市扩大开放的先导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走廊,力争10个省级产业园区增加值翻一番。
“目前,产业承接呈现由低端向高端、由粗放向‘两型’、由配套向总装、由分厂向总部发展的良好态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转型明显升级。”瞿海表示,在开放型经济方面,主要是通过对接粤港澳、珠三角,发挥郴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把资源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另外一方面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来做活做大开放型经济,“全方位的实现扩大开发,要把郴州建设成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